孩子入園那些最頭疼疑問,不防試試以下辦法
孩子在幼兒園,媽媽可以不焦慮!能做到這點需要抓住重點,理清到底哪些該做,哪些不該做。本文總結了幾個最讓媽媽們頭疼的疑問,我們一起迎接挑戰、各個擊破。
你最揪心的:分離焦慮
我們要理清的關鍵疑問:分離焦慮從哪兒來?
你能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嗎?把你一個人扔在一個極端陌生的環境里,你不知道餓了到哪兒去找吃的,上廁所和睡覺的模式和之前的經歷完全不一樣,你不知道身邊的人對你是不是友好……對于孩子來說,上幼兒園的感覺可能比這假定的情境還要糟糕。所以,分離焦慮,一方面來自孩子不確定能在新環境中掌控好自個,也就是不確定自個的吃喝拉撒能夠像家里一樣得到滿足。另一方面來自情感層面的失落——我信賴和親近的人都不在這里,他們是不喜歡我了,還是不要我了?
爸爸媽媽要做的:
1、確定孩子的“自我掌控感”。
經多位幼兒園老師反復驗證的一條“真理”是——那些在家里自理能力強、爸爸媽媽包辦比較少的孩子適應幼兒園更快,因為他們對自個的掌控感更強。所以,緩解分離焦慮的基礎工作是確定孩子在幼兒園對吃喝拉撒的掌控,確定孩子知道用什么樣的辦法表達自個的需求。
2、管理好我們大人自個的情緒
面臨孩子的哭鬧,我們應該盡量保持平靜,因為如果大人表現出無措、不安、焦慮,孩子就會更加沒有安全感。你此時最需要做的是蹲下來跟孩子說:“我知道你不愿意離開媽媽,你可以傷心一小會兒。”然后適時轉移到老師身上,最終果斷地和孩子說再見,可以著重一下:“吃過晚飯后就能見到媽媽”。
3、重新著重你們之間的親密與聯結
孩子上幼兒園的進程是擴展信賴圈的進程,由開始的只信賴家人到慢慢信賴老師、信賴朋友。這是一個緩慢的進程,并且后邊的信賴是建立在前面信賴的基礎上。也就是說,如果孩子和家人建立起的信賴聯系越牢固,孩子越容易與別人建立信賴聯系。剛剛入園時,孩子會對之前的信賴聯系產生懷疑,所以一定要反復著重:“爸爸媽媽像以前一樣愛你,是因為你長大了,要去做自個的事情。就像爸爸媽媽上班一樣。”別的,不要忽略幼兒園之外時間里的高質量陪同,多陪孩子一起做他喜歡的事情。
爸爸媽媽不要做的:欺騙和恐嚇
用“出去玩”把孩子騙出家門、把幼兒園描述得天花亂墜、說“不上幼兒園就有人來把你抓走”這樣恐嚇的話……這些欺騙只會讓孩子不信賴爸爸媽媽,不信賴環境,重新建立起信賴聯系需要更長的進程和更多的耐心。深圳幼兒園設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