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總部熱線:0755-28411811
顧問熱線:15361807885
發布日期:2017-04-19
1、閣樓上下高度的協調問題
做閣樓的目的是為了節約空間,所以閣樓下面要能夠有效利用,不然就失去做閣樓的意義。為此,閣樓下面的高度必須在2m以上,不然就在視覺上會非常壓抑,利用價值大大降低
上面因為只是中午睡覺,所以保證幼兒不碰頭,高度達到1.3m左右就可以;中間用工字鋼加鋪板,厚20cm左右,下面最好在2.5~3m左右。所以通常當樓層達到4m左右的高度(最佳高度是4.5m)才適合做閣樓。
2、上下閣樓的樓梯問題
建議使用可折疊收縮的樓梯——平時收起來,合上蓋板,看不到樓梯。
3、通風問題
除自然通風外,可以使用搖頭壁扇。在室內溫度不是非常高的時候,不用整個房間都開空調,既安全又節約能量。
4、閣樓的位置
因為閣樓畢竟要占用空間,尤其是層高4m以下的房間,閣樓還是很容易讓空間顯得逼仄。為此,必須要考慮巧妙地“隱藏”閣樓,讓人一眼看去,意識不到閣樓的存在,就會顯得視野很開闊。可以選擇將閣樓反方向布置在進口上方——進門看見里面很開闊,很難想到閣樓就在頭頂上呢。所以,相應的,閣樓中間位置盡量不加支柱,而是充分利用梁,將閣樓吊到大梁上面。或者布局在洗手間、衣帽間上面。
5、閣樓的大小
為解決全部幼兒都上去睡覺,閣樓需要做成兩排床,中間是走道,共3m寬; 按照每班32人(單排16人)*每人0.5m=8m長,通常在教室一面墻上做一個通鋪就能解決。
如果孩子多,可以增加幾張活動床在下面睡,不必拘泥于都上去。幼兒園設計規范—睡眠室的設計原則和建議,根據幼兒園的具體空間情況來進行幼兒園睡眠室的布局。